2016年2月25日

美國 SK TOOLS 棘輪梅開板手

越來越沒有時間和動力更新部落格了,時常思考著,變動這麼快速的世界,到底繼續經營這種守舊的老東西,是有什麼效益?

反正懶惰嘛,總是找些藉口,沒那種可以"利用上班閒暇之餘" 的工作之後,忙的要死也吃不太飽,自然沒空再去多搞些其他的

廢話說完,進入主題

我對 SK TOOLS 這個美國品牌一直有些品牌情節上的好感

撇開原廠標榜的 "絲滑的電鍍質感" 之外,到底有沒有其他動人的優勢呢?

因緣際會之下,不小心買了這麼一套棘輪梅開扳手,當然勢必要來講講故事


























SK是TOOLS 是一個有點歷史的美國廠牌,追朔歷史的話,也快要100年了

這個SK 跟之前出包的KS不一樣,KS是德國廠牌 (大部分東西都是代工的)

有一陣子美國賣的FACOM是SK代工的,因為那時候的SK屬在 FACOM集團之下

後來FACOM被史丹利集團買去之後,SK就落單了






SK TOOLS 在 2010年轉手被IDEAL集團買去,所以基本上目前還是美國公司
(IDEAL 集團在台灣最有名的東西大概是電工用的剝線鉗)

這一套扳手是台灣代工的,最外面的紙盒子上就有寫著Made in Taiwan ,但是它做工還不錯,棘輪很順,而且是少見的90齒
(照片上沒拍到產地)



























這個綠色的塑膠盒,其實也做得還算漂亮

以前的相機沒辦法拍出實際的質感,這次特地補拍一張



















至於說紙盒包裝上那個"什麼都能鎖" 的訴求,其實許多年前的台灣工具上就出現過了,也不是什麼太令人訝異的設計

做工是否精細? 那就有點重要了,來看看棘輪端的質感吧





























棘輪端因為是平面沒有角度的,所以正轉逆轉,只需要把扳手翻過來使用,不需要多一個棘輪播桿

好處就是簡單/耐用,缺點就是沒有角度,如果平面剛好被擋到了,就不方便使用了



另一個訴求是開口端的防滑設計































開口端多加一些齒,如此大扭力的螺絲 (尤其是油管之類的接頭) 稍微卡死,要用蠻力打開時

多這麼一些齒,其實打開的成功率就高很多

這種設計我最早看到是 SNAP ON上,貴到北邊去的普通梅開,說真的買不下手,但也有職人跟我講過確實比較好用

缺點就是,有時候會在螺絲頭上稍微留下一些咬痕,是說,如果不小心滑脫,留下來的傷痕應該更令人傷心了吧

























如果要買原產地生產的,好比德國/日本等等的,這樣一套大概沒有萬元以內的選項
(而且有很多老牌的工具廠,這種棘輪扳手其實也是台灣代工的)

單以這項工具來說,其實台灣作的品質還算是超英趕美,十分優良啦

國外工具商的邏輯是,這麼一支扳手,成本其實跟一支2/3/4分的棘輪扳手一樣

如果一隻名牌的好比說三分及輪扳手都可以賣個兩千塊了,那麼一套這個棘輪梅開,賣個上萬元,其實也就是一樣的事情




SK的特色之一是電鍍,這品牌是我見過第二/第三漂亮的,最漂亮的是另一個美國公司 Armstrong Tools

Snap on 比較早的也都鍍的還算漂亮,後來台灣代工的多了,也就沒仔細去看了




















這一套雖然是台灣代工品,但是電鍍品質其實很好,實際東西拿在手上有些愛不釋手的感覺

實際上鋼料很好,用力鎖螺絲的時候,不會有那種爛貨的 "軟掉" 手感,即使代工,相信原廠也有很謹慎的控管品質吧





這類型的商品台灣本土做的不錯,倒不一定要買進口貨,當然站在實用的角度來看,性價比還是個很重要的選購方針

這類東西如果你想買好用又堅固的台灣品牌,那麼通常是建議購買 King Tony ,但是嘛,堅固耐用相對的售價就不是太低廉了











2 則留言:

  1. 您好 其實Blog 也算是個訊息的發展地,最近我也常常在看有沒有其他人blog在分享工具心得之類,請加油 繼續經營blog

    回覆刪除
  2. +1
    看到電工鉗那篇 寫的蠻仔細地 讚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