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6日

黑膠與數位訊源 ,究竟誰比較好聽?

黑膠與數位訊源是個老掉牙的主題

時代在改變,數位技術越來越好,卻也偶而就會燒一下復古風

解答朋友的疑問,所以寫了這個可能到處都有的題目

順便貼在這邊給各位讀看看


我們先理解一下,什麼是聲音?

聲音就是震動波(能量),透過空氣的傳遞

然後這些有動能的空氣,推動你的耳朵,於是耳朵內的神經告訴你的大腦到底你聽到了什麼

本質上就跟眼睛看到池塘裏面的漣漪一樣,藉由介質傳遞的震動能量


古老以前,留聲機利用機械的結構,把空氣中的震動波,直接紀錄在特殊的膠捲上面

後來發展成所謂的黑膠,原理上也是直接把空氣振動刻在塑膠的溝槽裡面

再到後來,發展出了磁帶

將震動的幅度轉換成磁力的強弱,再記錄到錄音帶上面

是的,講到這邊,這些所有的震動波,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名詞 "類比"

如果我們GOOGLE一下聲波,就會看到戲劇裡面,鑑識人員分析聲音的那個波的形狀

我們聽到的聲音,用震動的強弱與速度來分析,畫出來的曲線就是這個 "類比的曲線"










類比的保存方式有個很大的問題

你從A拷貝到B時,難保有一些細微的地方會跟原來不一樣了

就好比你拿描圖紙去描繪漫畫書上的線條一樣,技術很好的話,或許有機會畫得很接近

但如果你從B再拷貝到C,從C再拷貝到.......(以下省略數次)........X之後

那些線條大約就會變得連她媽媽都認不出來了

是的,就是會失真


數位技術隨著電腦發展越來越進步

科學家想辦法用數位的方式來保存類比的訊號

數位訊號就是0與1的組合

檔案再怎麼複製,只要不損毀,就不會有失真的問題


怎麼保存呢?

首先我們還是先請教一下GOOGLE吧


類比的訊號,如果把橫軸(時間軸)比例放大來看,就會看到上面圖樣中類似(或是更複雜)的波形

我們要決定兩個參數

一個是橫軸(時間軸)要切多細,也就是每一秒鐘要分成幾格?

如果依照CD唱片最原始的規格,每一秒鐘要切成44100格

也就是每秒鐘會取出44100個資料,參考一下常常看到的44.1Khz,大約就是這個意思


每一個取出來會有個數值,要不然就是正的,再不然就是負的(廢話)

這時候就得決定怎麼描述每一格取出來之後的量值(長度/高度)了

數位訊號都是0與1,一個bit就只能描述兩個狀態

如果我們用兩個bits來描述一個量值,那就代表他只有1/2/3/4之類的四個變化量能用

4個bit就可以描述16個位置,依此類推

如果我們要切得很細,細到幾乎看不到鋸齒,那麼就需要很多個bit

CD唱片一開始定義的16bit就是這個意思


當我們在講動態範圍的時候,指的是最大音量與最小音量的差異

顯然的,如果我們單一條的位置,用更多個bit描述它的高度(長度),那麼它就可以有更大的動態範圍


CD唱片剛剛推出的時候,定義了16bit/44.1Khz的規格

在那個時代,這已經算是很龐大資料量的高規格了

當然隨著時代進步,先在的高音質錄音,很多都有超高的取樣頻率(好比196K)以及標配24bit的高動態範圍了

當然,CD片也早就成了時代的眼淚,那個老是會出狀況的光學讀取系統也沒人在用了


講了這麼多,到底跟黑膠好不好聽有什麼關係?

先別急,稍微理解一下原理也不錯嘛


從規格面來看,其實CD的動態範圍是比黑膠來的大的

想像一下,交響樂團火力全開的時候如果不要破音

要不然就是壓縮音量,要不然就是把聲音錄的很小聲

如果錄的很小聲,平常演奏的聲音就會相對比其他片子更小聲

這時候雜訊跟音樂聲的比例就會變得相對比較大

即使樂團在大音量時,有些細微的聲音就會因為超過動態範圍的極限,所以被蓋掉,分辨不出來了


即使還有所謂的類比錄音沒有取樣頻率的問題,所以沒有那個即使你以為你在唱盤裡面已經濾掉的鋸齒型狀

以往的CD確實受限於20Khz的上限

但數位錄音現代的超高取樣頻率,基本上已經遠超過20Khz的這個範圍了

各方面規格來說,數位訊源都比傳統的黑膠來的有優勢


那麼,黑膠難道就真的只是裝模作樣的東西而已嗎?

我們大部分聽到黑膠好聽的說法,大都是說它可以帶給你比較多音樂的感動


音樂的感動是很複雜的東西

有一次看youtube頻道,某一段音樂影片,是現場收音的

音質比錄音室正式的版本差,上傳之後音效還會再經過壓縮

然後再從隨便為之的電腦喇叭中撥放出來

我很訝異得比較了好幾個版本與影片,甚至把無損格式拿來用電腦喇叭撥放

反覆了很多次,一直聽了很久,甚至也找朋友試聽了幾回

音質比較差,解析度比較差,收音比較差,但是有著更多的感動

這是有點複雜的事情


如果你想知道,那時候的電腦喇叭是我自己做的小系統,配上電腦內建的音效卡直接做類比輸出


很多的推論,我比較能接受的是

現場收音的那個錄音,經過的壓縮/擴展/混音/再製等等的程序比較少

雖然Quality不好,但是那些音樂張力沒有因為多次的混音再製而損失掉

在推論另一點

有些比較古老的錄音,因為器材的限制,沒有辦法做太多的處理,所以有時候反而保留更多音樂張力

當然,我們不能確定後處理是不是減損音樂張力的主因

即使是,也不見得所有的後處理都會減損掉音樂的張力


回過頭來,我們來看看黑膠

大部分在某個時期以後的錄音,都已經改成全數位收音了

如果你回頭去找CD片,上面會有長方形三個格子,三連的三個大寫字母,好比AAD,或是DDD

各位可以自己搜尋SPARS CODE

這邊的A就是類比,D就是數位

大致上第一碼是收音,第二碼是混音,第三碼是母帶

當然,如果它是CD,是數位光碟,所以最後一碼一定是數位的D


這邊導出了一個比較科學的結論

如果你的唱片,是早期全類比的器材中出版過黑膠,再轉錄成CD片的格式

那麼你的CD或是數位音訊的源頭就是那些類比的資料

那麼轉錄成數位的音訊,自然是比較沒機會超越全類比沒轉換過的黑膠

這些古老的黑膠,如果聽起來比CD或是數位音訊還有感動也是很有可能

這邊我想到的例子就是,第一次覺得蘇芮好聽,竟然是她不紅了之後的20年,再聽到她的黑膠時感受到的音樂張力

當然,如果你找到了保存很好,而且錄音品質超高的類比磁帶的話,那或許就另當別論

(那種專業用的磁帶是不是能提供比黑膠還高的規格,我並沒有做過研究)


對於很多現代發行的新作,再轉壓成黑膠販售

很顯然的,現代的數位錄音技術,各方面的規格早就都不是類比時代能比的上的了

將遠超過黑膠可以容納的資料,壓縮到黑膠裡面

你怎麼會認為壓縮完還比較好聽呢?


文末

黑膠與真空管是很有趣的老東西

對於很多新手來說尤其有吸引力

許多的器材都只為了復古而復古,多此一舉的做了真空管或是諸如此類的設計

如果是從音質與花費的出發點來看

建議新手可以先繞過這些可愛的玩意,留待半生不熟之後再回鍋繼續榨油(笑


每個人希望音響帶給自己的東西都不一樣

大部分的考量還是以帶給自己的樂趣為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